2010年3月26日 星期五

百年伙房建築 不敵一條馬路?

百年伙房建築 不敵一條馬路?

【聯合報╱曾喜城/美和技術學院文化事業發展系主任(屏縣內埔)】 2010.03.26 02:33 am


鐵路局為了營建屏東高架鐵路,準備拆除竹田西勢百年老屋「三省堂」,已引起地方文史工作者的高度關切,並呼籲保存客家三合院伙房建築。

西勢「三省堂」三合院建築格局完整,尤其祖堂(客語稱「廳下」)後花台(又稱化胎,祖堂後面的空地,常在上面種植花草)上的五行石十分完整,已不多見。右伸手廊間旁的廚房煙囪一應俱全,是難能可貴的鄉土歷史教學的場域,也是台灣中老年人共同的歷史回憶。

「三省堂」面臨拆除的命運,其實前幾天怪手已伸進了左伸手廊,廂房立即灰飛煙滅,只留下有心人士的悲嘆。曾氏的族人也萬般不捨,只是領了四十幾萬的補償金,政府要闢馬路,「我們還能說甚麼」。

「三省堂」百年老屋沒有登錄古蹟或歷史建築,如今談保存何其難也。回溯客家人在屏東平原墾拓了三百餘年,端賴屏東平原的物產豐饒,以及客家人的克勤克儉創造家業,營建了為數不少的合院民宅「伙房建築」。

如今隨著台灣工商業的崛起,屏東平原的客家伙房建築也日漸凋零。行政院客委會為保存研究推廣客家文化,以廿億預算打造了「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在廿公頃的園區裏,竟然看不到一座最能代表六堆客家文化的「伙房建築」。

即將拆除的西勢三省堂伙房建築,其石作木作材料都十分完整,何不保留並移植營建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這不僅增加了園區的美景,同時也將使遊客更加了解客家文化,「三省堂」老屋可以小兵立大功,吾人拭目以待。

【2010/03/26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