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3日 星期五

飲食作家

當心中景仰的作家化身為料理人,讓讀者有機會親自品嚐、用料理串起五感閱讀,就是台中中央書局的「作家料理」所帶來的驚喜。中央書局第三季作家料理擴大舉辦,將發表會移師至台北舉行,邀請到葉怡蘭、王浩一及劉克襄,以「文學煮味、厚工封味」為題,各自演繹出時間的味道

中央書局作家料理進入第三季,請到王浩一、葉怡蘭、劉克襄(左起)演繹時間的味道。記...

中央書局作家料理進入第三季,請到王浩一、葉怡蘭、劉克襄(左起)演繹時間的味道。記者吳致碩/攝影。

中央書局自2022年起每季推出「文學裡的味道——作家料理」,第一季邀請焦桐、洪愛珠以「煽情」、「老派」為題,用料理來詮釋思念的味道;第二季則由蔣勳、 蔡珠兒、裴偉、陳綺貞,打造出一道道做工講究的家常菜與甜點。

「文學裡的味道」計畫發起人、上善人文基金會董事何奕佳指出:「每一次看到跟料理有關的文學,都會想要體驗一下,文學裡所描繪的味道,到底是什麼味道?這也是中央書局發起『文學裡的味道』活動的原因。」

「文學裡的味道」計畫發起人、上善人文基金會董事何奕佳。記者吳致碩/攝影。

「文學裡的味道」計畫發起人、上善人文基金會董事何奕佳。記者吳致碩/攝影。

何奕佳以「時間醞釀的味道」,定義本季菜單,推崇葉怡蘭以發酵過的酒釀與味噌跟台灣本土食材虱目魚的結合;王浩一用摩洛哥醃漬檸檬跟台灣海鮮,演繹絕佳季節旬味;劉克襄以竹山鳳尾筍乾與台灣黑豬、醬油重現最想念的童年滋味。

葉怡蘭將家中日常餐桌風景——兩菜一湯一飯,直接端上桌。將她最熟悉的台南家鄉味虱目魚,以義大利狂水煮魚的做法來處理,並加入酒釀、醬油、味噌等「鮮味素材」,以鮮味來橋接虱目魚的鮮醇與番茄的果味。主菜之外,葉怡蘭還設計了酸辣魚露拌生菜、剝皮辣椒蛋花湯,以及PEKOE的私藏調配冷泡茶來搭配,呈現出揉和台灣日常的混血台菜風貌。

葉怡蘭端出在家宴招待客人的料理「兩菜一湯一飯」,以番茄味噌酒釀虱目魚搭配酸辣魚露...

葉怡蘭端出在家宴招待客人的料理「兩菜一湯一飯」,以番茄味噌酒釀虱目魚搭配酸辣魚露拌生菜,以及剝皮辣椒蛋花湯。記者吳致碩/攝影。

身為「歷史控」的王浩一,每一年都會給自己不同的研究主題,「2021年的主題,正好是檸檬。」他不但用了一年的時間去認識檸檬的身世與族譜,還學到摩洛哥醃漬檸檬的做法,將醃漬檸檬經過一個月的熟陳之後,與透抽、蛤蜊、蝦子等台灣海鮮結合,海鮮用紙包的做法去清蒸,成為這道香氣四溢的鹹檸檬紙包透抽。

王浩威的鹹檸檬紙包透抽,結合摩納哥鹽漬檸檬與台灣當季海鮮。記者吳致碩/攝影。

王浩威的鹹檸檬紙包透抽,結合摩納哥鹽漬檸檬與台灣當季海鮮。記者吳致碩/攝影。

劉克襄的竹山鳳尾筍乾封肉,是他童年滋味裡的最後一塊拼圖。「台灣的鳳尾筍大部分都外銷日本,是很珍貴的食材;鳳尾筍乾封肉是小時候家裏招待客人時,才會出的大菜。」處理鳳尾筍的工序相當繁瑣,要重複浸泡、去鹽,最後再泡水30個小時,才能開始料理。將鳳尾筍片與五花肉悉心慢滷,就成為鳳尾筍乾封肉,也是他腦海中最理想的料理風味。

劉克襄的竹山鳳尾筍乾封肉,是他腦海中最理想的料理風味。記者吳致碩/攝影。

劉克襄的竹山鳳尾筍乾封肉,是他腦海中最理想的料理風味。記者吳致碩/攝影。

第三季作家料理餐點為今年9月至12月期間限定,讀者可於9月8日起至12月底,前往中央書局品嘗,相關訊息可查詢書店臉書專頁。





聯合報╱祁立峰】


2012.01.13 03:10 am



我們常看大聯盟轉播就知道,「東/西」對美國文化有著顯著意義,美東時間比美西早八小時,隨著地球自轉的幅度與日光照射的早遲,區辨了東岸與西岸的多層次差異。

但相對來說,中國用以群分類聚的方位則是「南/北」,緯度、氣溫、河流,或稻米獲種的次數……南北區隔出了經濟社會層面,甚至是政治、國家認同的差異。新世代在網路上動輒愛「戰南北」,誰台北人,誰南部人。回顧歷史,第一個戰南北的鄉民大概是晏嬰,他代齊使楚,和楚王說了個「橘過淮為枳」的著名故事。從此,地理學的南北之分,成了文化史的涇渭之別。

再後來,更常被提及的是張翰(季鷹)和他的美食經驗。張季鷹自南方赴洛,秋風起,讓他想起家鄉的野菜羹和燴鱸魚是時候了,於是他掛冠歸鄉。你初讀此段文獻頗為疑惑:從吳中到洛陽,溫度溼度,風土習俗,城市的景觀,乃至於人們的血統輪廓,差得有多遠。為什麼張季鷹想起的卻是食物,是家鄉菜?而這生動的滋味就這麼被記載下來了,關於這道經燴拌、汆燙切絲,焦灼灼、稠嫩嫩的鱸魚,望梅止渴似的,入口汁漿在味蕾間擴散……

那時,你還不曾走進這扇離憂聚散的自動門,它始終閉闔緊密的,在黯淡甬道盡頭閃著微弱的光。

你搬離台北,來到這位於中部、地形同為盆地的城市,也才不過數月,但總是清朗溫暖的氣候,搭配上往來人群去疏離感的颯爽,由儉入奢,很快適應了。唯有吃食終究不慣,不甚熟悉的菜色口感、稍嫌氾濫的煎炸膏油。最奇特的是餐廳的擺設,印象中台北的廚房都隱藏在店內深處,然此間餐飲小吃,無論飯麵式樣,鍋爐杯盤飲料一律置在店口,有的還擺上騎樓,以便利機車族打包外帶。你望著車龍流水的途道煙塵,衛生疑慮致彳亍珊珊,在門口張望老半天不忍進。

久了,也就習慣了。

你在巷弄裡穿梭,用熟客特有的表情、眼神、努下巴,或頤肉晃動的角度方向,以「入族式」成為其中一員;你錯以為「遷移」就是這麼簡單輕鬆,毫無情感上誤植的可能,直到返鄉來到熟悉餐廳,老闆瞅著你的臉發怔,一瞬有些陌生了,直到你索點了同一道菜……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辛棄疾重寫了這個因思及家鄉美食而辭官的典故。但對辛棄疾來說,張翰回得去,但他回不去了。中國知識分子大部分矛盾與糾結的核心,都與「仕/隱」有關,離國去境、憂讒畏譏,如果那失落的神州故土終究只能是神州故土,像一瓶開了瓶卻沒喝完的可樂,空盪盪了,剩下一味的死甜。

於是你繞了兩百公里,才終於讀懂典故最深切的體貼,我們原來是靠一種味道去記住一個場所、一處空間,它是那麼直截,那麼猝不及防。當熟悉卻莫名的故舊口感,觸碰到舌頭最前端、最微小的神經,唰的一聲撐破了,然後那脈脈溫熱與款款思念,排山倒海,汩汩而流。家鄉味,可不是?

對宦遊未歸只得思鄉的中國傳統文人來說,張翰太少了,太難得了。大部分我們只得像《西遊記》的情節,生噬活剝,給金角銀角收進那只血葫蘆裡,者行孫、孫行者,不管怎麼顛之倒之,卻還是給吞沒入漩渦裡,再也回不去、出不來了。

經營超過半世紀的嘉義市「汽水伯」陳清郎前天病逝,享壽76歲。昨天適逢周日,許多顧客到向榮街攤位,要買手工汽水卻發現未營業,鄰居湖邊里長李高滿足說老闆已過世,家人正忙後事,不知是否會繼承「手工汽水」,顧客對「汽水伯」去世均感惋惜。
本報「去哪鵝」8月報導汽水伯故事,陳清郎年輕時因「愛喝汽水」,拜師學習。從煤礦業轉行一晃眼50年,每天清晨手動方式將二氧化碳搖進水裡,變成大桶碳酸水,再搬到向榮街擺攤,精心熬煮蘋果、梅子、百香果醬料,成為口味豐富的天然汽水。「我們從小喝他的汽水長大!」李高滿足說,「汽水伯」的手工汽水,曾陪伴許多人歡度童年。她與陳清郎是舊鄰居,早年陳清郎曾賣過麥仔煎,後來賣汽水,彼此都常經過對方門口,她的父親在世時也常到陳的攤位串門子,相當熟識,「他人很好」。她表示,「汽水伯」去年身體微恙,今年多次出入醫院,一位兒子回家協助經營,上周再度住院,病情惡化不幸在前天病逝。李高滿足說,家屬低調婉拒協助,家人正忙於處理後事,由於「汽水伯」的3位兒子都各有工作,「手工汽水」未來去留,要待家屬討論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