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寶島大劇場-元宵燈會空間再造與在地社群參與

2012-02-29 01:02 中國時報 【邱坤良】
 媒體日前報導台灣燈會未來是否仍援例在各縣市巡迴,或改在定點舉行,主辦燈會的交通部與主管全國文化事務的文建會在行政院院會有些爭論;交通部毛部長還以嘉義市燈會已過二年,雞肉飯仍門庭若市為例,表示對現行活動的滿意。或因內閣意見相左具新聞性,也可能文建會龍主委本身就有話題的創造性,這個議題意外成為上週媒體的文化「要聞」。

 元宵在傳統節慶中,既是舊年的結束,也是新年的開始,最具除舊布新的儀式與象徵意義,並具體表現於在地性與空間性活動,每個人||不論在地、外地都有元宵「位置」以及角色扮演,這是文化認同與傳承的基礎,也是節慶的核心價值。然而,一九七○年代以後,節慶的民間基礎,隨著經濟發展、城鄉人口移動而解體,八○年代官方主導下,致力保「人」(藝師)、保「技藝」,卻難保「環境」,事實上,少了文化衍生「環境」,與節慶有關的「人」與「技藝」便淪於單薄。

 一九九○年交通部觀光局「台北燈會」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亮相,以大型現代藝術作品為標的,極具創意,但燈會的整體展現,未能選擇有生活傳統的空間再造,相對少了社群與節慶的文化特質。一九九七年台北市府自行舉辦「台北燈節」,與「台北燈會」分庭抗禮;當中正紀念堂與仁愛路同時呈現火樹銀花、美輪美奐的元夕美景,吸引社會大眾目光之際,老台北最具傳統的艋舺青山宮或北投關渡宮花燈相形失色,不是聊備一格,就是悄悄停辦。

 台北燈會二○○一年起改名「台灣燈會」,由縣市輪流主辦,有雨露均霑、區域平衡的政治考量。每個縣市首長爭取中央「埋單」的燈會於其任內在「轄區」發生,地方也因而熱鬧滾滾,形成話題。然而,節慶文化畢竟不像充滿政治權謀的政黨中常會,或以運動員競技為主的區運會,可藉易地舉行呈現不同的政治與文化目的,節慶需要的是經年累月的空間營造與文化累積。

 台灣每逢農曆正月十五日,各地節慶不斷,不乏具全國知名度的熱門活動,人潮洶湧,但在地性逐漸淡薄,社群也少了參與動力。一般人早已從原本濃烈的生活空間淡出,節慶活動「屬於」官方、寺廟或專家學者,在地人僅以旁觀者的心態,觀看「他者」為其準備元宵節目。多年來,官方常以觀光思維看待民俗活動,標榜觀光產值與文創價值,社會各界已習慣看官辦節目與參觀人數、媒體報導的統計結果,不太計較元宵節慶本質,也無暇思考是否有更佳方式展現其傳統與現代意義。其實,以傳統元宵本質作為燈會活動的核心,不但不會與發展觀光、文創的構想相衝突,反而更具內涵,也更能展現官方所欲強調的科技文化意象與觀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