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

新北市雙溪小旅行

新北市觀光旅遊局繼烏來、貢寮小旅行後,今年再推出「雙溪小旅行」,培訓當地36名導覽員,讓「在地人說在地故事」,4條路線將走訪雙溪老街市集、在老渡船頭吟詩、到柑腳社區體驗食農教育、在吳家兄弟的樂天農場採收段木木耳,或到厚雨農莊飲用自然慢釀的酵素,
「來雙溪放慢腳步、大口呼吸!」新北市觀光旅遊局表示,雙溪是百年前淡蘭古道的中繼點,墾民商旅往來頻繁,曾繁榮一時,即使在日治時期也保有私塾,文化底蘊豐厚,此次雙溪小旅行就融入當地特有的文化和自然農園蔬食等在地元素,讓民眾看到不一樣的雙溪。雙溪小旅行分4大主題,「文青的流」與當地貂山詩社的文人們一起吟詩、寫書法,並騎鐵馬走訪當地茶花莊。「故事的田」走進柑腳社區的煤窯,追憶礦業時代的生活。「山羌的家」走進吳家兄弟樂天有機農園採收段木木耳,品嘗吳家人烹煮的好料。」山水的情」則在厚雨農場啜飲自然慢釀的酵素。雙溪小旅行4條路線總計1000個名額,8月底至10月每周三到周六出團,每團20人,體驗價每人800元到1300元,明天上午10點起開放報名,詳情可上網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查詢。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炒飯

【文、攝影/蕭孟曲:好旅行,多年來,因興趣和工作之需,靠一雙鐵腿和機車深入台灣各鄉小鎮,小眼睛觀察人情互動和不起眼的事物,相機紀錄瞬間,文字一吐方寸醞釀之音。高雄哈瑪星「打狗文史再興會社」志工,進行口述、影像紀錄,聚落導覽解說員,從中深感常民文化、歷史建物保存的迫切必要。】
  大社地處高雄市區的外圍,卻位於義守大學、高科大、樹科大、高應大(燕巢分部)、高師大(燕巢分部)等校所中心,因應大量學生族群的需求,大社街上的小吃種類和數量相當多,琳瑯滿目,經濟實惠,相較於全台的知名美食,雖談不上在地特色或典型,卻是大啖平民美食和感受人情味的好所在。

分享
  其中,「三成綜合焿」經營十餘年,深受居民、上班族和周遭一帶學生的歡迎,位於大社的主要幹道──中山路上,即便是黃色招牌,門面卻容易被忽略,一旁的寶島眼鏡招牌大而醒目,吃過的人要再介紹指引,多以眼鏡行作為標的。「三成」的攤位寫綜合焿,招牌寫現炸蝦捲,廣受好評的是炒飯,可見樣樣拿手,個個有信心。進入店內,餐區空間獨立,熱焿、點餐在門前,現炒、現炸的炒飯、蝦捲在屋後,客人用餐時,完全不受熱氣和油煙味的干擾,空間安排用心。惟現炸的餐點,出餐較慢,選擇時要有心理準備,並耐心等候。
  綜合焿即是小卷、魷魚、豬肉、土魠魚等好料的結合,一次滿足各種食物,初嘗者可當作試吃,感覺那一種好吃,下次可點單一口味的焿。小卷、魷魚口感 Q彈,全瘦豬肉鮮嫩,沒有澀感,土魠魚表皮炸得酥香,裡面的魚肉細緻,個個口味鮮明,無從挑剔。老闆表示,店內所有的豬肉都是選用溫體豬,當日現宰、新鮮,肉質老饕絕對吃得出來,不會有豬膻味,食材的挑選和處理,自我把關比政府還嚴格,因為良心和店號是無價的。  炒飯是「三成」後來居上的產品,最新推出的泰式炒飯風味更是獨特,坊間少見。獨家的醬料配方,口感顯得甜而微辣,相當開胃,不至於過辣。另一款櫻花蝦炒飯也是招牌,櫻花蝦酥脆,更顯得蝦身澄透亮紅,搭配綠蔥、黃蛋、白飯,整盤炒飯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三尺。

分享
  粒粒分明的飯粒是炒飯的基本要求,「三成」不但如此且粒粒飽實,最為人稱道的是,「三成」炒飯咀嚼時油香滑順卻不油膩,吃完並不若一般業者的炒飯,油留滿盤底,飽了卻倒胃口。老闆娘說,這是功夫所在。火候的控制是關鍵,大火快炒,飯粒才好吃,但大火的情況下,料容易焦炙粘鍋,因此下油必須多,這是一般炒飯油膩的原由。「三成」為了讓炒飯吃來順口而清爽,減少下鍋的油量,又得靠臂力和腕力不停的微壓飯粒,並將所有的食材混合炒勻,才確實達到粒粒飽實而分明的口感,這可是集多年經驗之大成。
炒飯怎麼好吃,學「三成」:  1. 備好熟飯 2. 熱鍋,下油 3. 大火炒蛋、肉絲、洋蔥 4. 置入熟飯,微壓並炒勻 5. 鹽、胡椒等調味 三成綜合焿地址:高雄市大社區中山路327號電話:(07)351-6890【完整內容請見《KH STYLE高雄款》2016年No.9】

KH STYLE高雄款

《KH STYLE高雄款》為高雄市政府新聞局出版之月刊,透過圖文報導高雄市發展的新風貌,凡高雄市的成長歷程、城市的特色人物、市政建設重點、人文發展及生活資訊等等,均適時記載其中。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台灣的一些古道

劍潭古道 客家俗諺陪你練腳力

苗栗縣造橋鄉倚山而建的「劍潭古道」沿線鋪設石階、步道等休閒設施,三座觀景涼亭各有不同造型,可遠眺山巒、田野,景致優美宜人,步道、涼亭可見客家俗諺、打油詩,邊走邊念感受客庄風情更饒富興味。
劍潭古道曾是大西、大龍村民來往要道,也是運送竹木材、木炭、香茅油等產業道路,隨著外環道開通,古道漸淹沒在荒煙漫草中,十餘年前才重新整闢。大西村前村長呂坤玉當時利用假日帶著巡守隊弟兄,以電鋸、鋤頭等器具闢出一條小徑,並種植大批油桐樹、桂花,鄉公所協助鋪設石階、觀景涼亭、原木步道,古道全長2.5公里,每年五月油桐花紛飛,景致一絕。
從大西村進入古道,地勢較緩和,不少登山健行者考量腳力,選擇從此端進入探訪劍潭古道,也有的人樂於挑戰,選擇從較陡的大龍村入口拾級而上,爬完401級石階,即可抵達歇腳亭。古道沿途有歇腳亭、大觀景台與斜陽亭供休憩賞景,其中大觀景台有兩層樓高,可遠眺被環山包圍的村落,視野遼闊,護欄邊還打造祈福鐘供人拍照取景。劍潭古道沿途竹林、油桐樹與相思林夾道,景致宜人,令人心曠神怡,單趟約30至40分鐘,負擔不大,沿途還有「麼介圓圓在天邊-月光」等客語俗諺牌面,來場親子客語教學也很適合,詳情可電洽鄉公所(037)542255


石碇古徑尋根 體驗茶鄉文化

新北市政府將在23及24日舉辦「漫遊石碇─古徑尋根」活動,歡迎民眾參與,體驗茶鄉文化。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及石碇區公所舉辦「漫遊石碇─古徑尋根」的活動,共有淡蘭古道、翡翠好茶、楓林渡船頭、老街美食等四大主軸。文化局專門委員廖文卿表示,過去外界要進入石碇,必須要經過楓林渡船頭及淡蘭古道,因此這裡見證先民開拓的歷史,累積許多文化。石碇區長黃詩芳表示,這裡是茶葉集散地,配合導覽與解說,讓民眾可以體驗先民的生活。黃詩芳說,這次的藝文活動結合生態、歷史、文物,適合親子共遊,規劃兩天的活動,讓遊客能在石碇山城裡漫步。


太魯閣國家公園人氣景點錐麓古道沿線一座百年歷史的觀音像,前天被人發現臉部疑遭惡意刮花;管理單位昨早上山勘查設法復原,並已著手調查,若查到下手者,將依法開罰。

錐麓古道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知名步道,這座有百餘年歷史的觀音像是1914年至1915年修建古道期間留下來的,安座地點就在錐麓斷崖東處路徑起點、古道第二隧道處。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觀音像高約60公分、寬約40公分,許多登山客攀登錐麓斷崖經過時,會在佛像前虔誠膜拜。

一名楊姓嚮導前天帶隊經過,要解說觀音像歷史時,驚見雙眼、臉頰疑遭惡意刮花,氣得拍照上網發文「不怕有報應嗎?」

太管處保育巡查員昨偕同保七總隊第九大隊員警上山勘查,初步發現刮痕很淺,先嘗試以布擦拭,看能否淡化痕跡。太管處表示,該地點每兩周都會巡查一次,先前未發現有遭人惡意破壞的情形;副處長陳乾隆昨說,已經加派人力巡查。

根據山友說法,可能發生在近3天,太管處表示,會列冊追查這段期間入園者,因觀音像尚未列入文化資產,若查獲「凶手」,將依國家公園法公告禁止事項裁罰3000元。

有人建議,觀世音菩薩是珍貴的歷史遺跡,但是位處偏僻,可安裝透明防彈玻璃或壓克力保護,或移至山下的遊客中心管理,成立合歡越古道紀念館統一管理。太管處表示,將進一步研議相關維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