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文創天地

閱讀土地 看見台灣三原色

金黃稻穗是為「台灣金」。圖為花蓮富里鄉。
圖/報系資料庫
白鷺鷥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
圖/夢田文創提供
你看過代表台灣的顏色嗎?日前拜訪白鷺鷥基金會董事長、也是前文建會主委和音樂家身分的陳郁秀,她拿出為台灣定義的顏色,嘉南平原上成片的澄黃稻穗,是特有的「台灣金」,客家阿嬤的紅花布是「台灣紅」,還有台灣島嶼和大海海岸線交界的顏色「台灣青」,那個由土地和海洋混合出的青色獨特又令人驚豔。
這個「台灣青」在郁秀姐描述的當下,輕輕的撼動著我不斷浮現的思索,很難形容當下那個來得直接的感受,自我、生命、土地它們到底是一個什麼關係體?我們真的認識過自己?認識過我們的土地嗎?
郁秀姐早期在法國學習音樂,也許在異鄉的時間長,她特別想念台灣的土地,也更能感受台灣土地的獨特之處,回台灣後,讓她更能竭盡其力,找出屬於自己土地的文化與歷史,並好好認識它,這一路養成的自信與思辯力,深受其父親與先生盧修一的影響。
她說:「父親在我年輕時給我看了很多美學書,也帶著我讀馬克思和康德的作品,因他認為學藝術的人一定要帶有馬克思的批判。」培養了美學的識別品味,從馬克思建構自我思辨力,對於「台灣」也由先生盧修一引領的閱讀,開始有了不同的體認。
盧修一先生對於台灣文學和歷史都涉獵很深,帶郁秀姐從本土作家張深切、賴和認識台灣,「我先生帶著我讀他們的作品,如果我沒時間看書,他就陪著我看,讀完後一起討論,他很樂此不疲,提供我很多閱讀上的樂趣,這種感情可遇不可求。」郁秀姐說著淡然平常的情感,卻有著濃濃的想念,在她眼中。
本土文史 滋養思辨能力
台灣東海岸沿線。
圖/報系資料庫
盧修一先生離開以後,郁秀姐也改變了閱讀方式,「我現在的閱讀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速讀,一種是精讀,沒有時間讀書的時候,就用這種方式吸收資訊,等到有時間,再回頭看看有哪些書想要精讀,同時,精讀也是一種和自我對話,靜心感受事物的時刻。」
她也將旅行做為自我對話的精讀方式;她最喜歡的作家是居伊.德.莫泊桑,曾在法國旅行了解這個作家,「我尋找他的足跡,就像是朝聖一樣。這個旅行巡禮的心靈過程,對我人格塑造上有很大的影響,也加深我的五感體驗。」
「旅行就是一種閱讀」,讓我想到近期赴日的參訪,包括東京的城市新力象徵-東京車站,它不只是交通設施,更被定位為國家重要的象徵性建築物,百年的古典外觀,乘載著東京都悠久的歷史文化。代官山的蔦屋書店,融合英國和日本建築師設計以「在森林裡閱讀」概念作為建築主軸,加上30年歷史的書店形象,成為代官山街道上特有的景致,看到了東京從土地與文化符號連結,發展出的文化加值,也讓我不停思考,如何保存自我文化價值,並成功與資本社會對話的產業困境。
郁秀姐擁有文化藝術人的特質,對於文化和資本之間經年累月的矛盾與對話,有著比一般人更深刻的了解,她說:「資本就是要來服務文化。」她認為:「文化就是生活,人的生活就是為了追求幸福,而資本就是應該要投資到文化裡面,當人因為追求財富,就會忘掉生活文化的本質。」
這幾年政府把文創產業喊得震天響亮,各種文創產業興起,成功或失敗也都被放大檢視,甚至被表象定義,但卻忘記了文化創意產業並非一蹴而成,而是經年累月的累積。
行腳天下 發掘自我價值
台灣紅花布。
圖/報系資料庫
她點出問題:「資本和文創最困難的地方就和閱讀一樣,要先靜下心來互相了解,投資文創產業後要給它一點時間,前面的時間需要累積,沒有經過煎熬就不可能成功,只能曇花一現,無法持久。」
近期台灣社會面對中國崛起的競爭焦慮,很多困頓四起,各產業充滿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引發人們不輕的無形壓力,總覺得一點莫明不安,一點不如以往自信的猶豫不決。此時,回頭閱讀自己,從自己的土地和生活中尋找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做出「識別度」並且堅持,似乎已成為一種必然的顯學,而這顯學也正為全世界所重新省思。
我擔任「AAMA台北搖籃計畫」導師已是第三年,今年發現許多年輕創業家從土地連結作為創業的立足點,例如,「起士公爵」使用台灣屏東特有的生檬作為起士蛋糕的原料。「生態綠」公平貿易,致力於解決當代糧食產銷失衡所造成的社會與環境問題。深入研究台灣茶籽如何運用到家庭用清潔劑的「茶籽堂」。透過植物科學帶給消費者更簡單而健康的「綠藤」。
看到這些年輕創業家開始閱讀自己的土地,看到堅持著由「原色」認識台灣的郁秀姐,都是從疼惜這片土地和土地中蘊藏的文化開始發展,那份自信與價值打從心理油然而生,當我們跟全世界競爭時,就不會顯得自我嫌棄與廉價,就算走的久,也不會忘記為什麼要出發。
(作者是夢田文創執行長)

文創的沉潛與整合

我很喜歡「淬煉」這兩字,頗能體現那種十年磨一劍的長期沉潛與刻苦自勵之情;同時,從淬煉的過程可看出,是將自然界中兩種原本並不相容的水火元素連成一氣,藉之創造出一個化鐵成鋼的嶄新材質,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淬煉」也是一門加入想像力的整合功夫。一直以來,我便是以淬煉為師,推動身邊的文創事業,積累廿多年ODM、OEM的艱辛打底之後,終於等到二○○一年自我品牌的破繭而飛,其後恰逢故宮「Old is New」授權計畫,我們緊緊抓住合作契機,使桃花雙燕一舉躍升成經典文創的試驗起點。十載荏苒,事實證明不同型態的資源,經由適當的整合,的確可以加快文創產業的發展,駛向無法企及的里程碑。雖然相較於國際精品大牌們,我們尚在追趕,但因我曾據此從台北設計總部,一路走進了梵蒂岡、兩岸故宮、紐約第五大道、巴黎精品街、倫敦哈洛德以及好幾個歐洲國家級博物館,於是乎,我相信,現階段的華人文創最亟需的,莫過於文創產業與外部資源相互整合的應用。雖然有人說,文創熱度已退減,現在的顯學無非雲端科技、綠色能源或醫學生技等,但當我在短短數周間,從上海、北京等城市,又輾轉山東濰坊、浙江杭州,到福建廈門,所到之處,發現對岸無論公門還是私企,都汲汲於在傳統文化裡溫故知新,另一方面,好幾間國際級創投公司,知名如LVMH的LCA基金、新加坡的淡馬錫基金等等,也頻頻對華人文創產業,伸出其高度興趣的橄欖枝。誠然,華人文創還不是華枝春滿,但絕對不是昨日黃花。根據這些年對華人文創產業的觀察,我覺得兩岸文創在淬煉的功夫上各有失之。首先,對岸不缺資金與舞台,但卻少了十年寒窗的堅持,約略是改革開放後,太多一夜暴富的心態使然,在需要沉潛積累、乘勢待時的文創事業前,政策制定與從業人員犯了潛龍勿用的大忌,少有志士願意踽踽執著在一條乏人問津的創作道路上,孰不知國際上所有雋永深刻的文創精品,都是在品質、經驗與視野上琢磨多年,甚至數代之久,才有如今的風采輝煌。反觀台灣,文創雖然基礎根底扎實,匠心藝意上也較有心得,可是我們卻有著資金、市場與格局等三個腹心之疾,透過異業結盟與故紙翻新等資源整合工作,或可稍微緩解一下前面兩個不足,然而釜底抽薪之計,還是在如何改變整體文創產品體現的格局。如果格局夠大,足以容諸天下,那麼整合的程度才能隨之帶來豐沛的資金與市場活水。因此,我們的文創業者應該時時思索其創作初衷的格局,讓台灣文創不只是台灣的,也是兩岸的、也是華人的,更是世界的。唯有經過沉潛與整合的淬煉,華人文創才能真正企及世界的高度,而在這條邈若山河的淬煉之路上,並肩齊勉。 (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