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體檢你的早餐

作者:謝曉雲 2011-04-28 康健雜誌 調整字體尺寸 早餐是一天開始的活力來源,所以吃什麼很重要!你的早餐讓你活力十足,還是愈吃愈昏沉?歸納現代人常吃的6大類早餐,請營養師告訴你怎麼吃才是最佳選擇,立即體檢你的早餐,讓自己吃的更健康! 原文刊登於康健雜誌2001年3月,29期。 一、麵包牛奶族: 貿易公司會計林佳雯早餐常吃菠蘿麵包、紅豆麵包、奶油麵包,然後喝瓶牛奶,有時候搭配咖啡。因為方便省事,不少家庭的早餐用這個模式。 夾餡的麵包嘗起來美味,但是營養師認為,不論鹹或甜,油脂含量都不少,而且糖分太多,又經過精緻加工,營養價值不高,當早餐並不適合。 「糖分太多的早餐有個壞處,它讓你的血糖很快升上來,又很快掉下去,而且會掉得偏低,」馬偕醫院淡水院區營養課課長趙強解釋說。所以早上不到10點,你的精神可能就開始走下坡。 台安醫院營養師趙思姿進一步指出,早餐的組合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都要有,而且最好吃複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麵包、燕麥片等,血糖比較穩定。 吐司麵包看起來比較「安全」,不包餡又沒灑糖粉,不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楊淑惠卻要提醒大家,「麵包要好吃,油一定不會少,尤其吃起來滑嫩順口的鮮奶吐司、雞蛋吐司等,製做時都會多加油。」 至於塗在吐司上的奶油、果醬或花生醬,其中花生醬的熱量及油脂也不低,所以少抹為宜。 奶油則存在另一個問題。 現代人覺得動物性油脂不好,轉而選擇植物奶油,不過市售植物奶油多半經過氫化作用,會形成一種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這種脂肪酸已經被證實和心臟血管疾病有關,經常食用對健康不利。 營養師的建議 1.兩歲以上的小朋友和成人,可以改喝低脂牛奶或脫脂牛奶,以減少一天的脂肪總攝取量。 2.夾餡麵包的熱量、油脂量都偏高,不要常吃。如果想吃甜的,不妨選擇吐司抹1小匙果醬。另外,建議經常變換塗抹吐司的醬料,避免每天塗奶油(累積反式脂肪酸)、花生醬(累積黃麴毒素)或果醬(累積糖分),並且塗少一點。 3.兩片吐司抹花生醬、奶油或夾一片低脂乳酪,再喝一瓶低脂牛奶或優酪乳,是比較適當的選擇。如果有時間,準備一些生菜、蕃茄、小黃瓜夾著吃,營養會更均衡。 二、7-11族: 在廣告公司上班的李雅玲,每天早上都在公司隔壁的便利商店打點早餐。 「反正就近買了就帶走,又有很多東西可以換著吃,」李雅玲說。她有時候吃御飯糰配優酪乳,有時候則選茶葉蛋或肉包。 「御飯糰的熱量及油脂含量相對比較低,是不錯的選擇,我自己也常吃這個搭配優酪乳或牛奶,」營養師趙強說。 營養師楊淑惠也指出,御飯糰裡包的餡料,如火腿、雞肉、鮪魚等,是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品質較好。雖然肉含量不多,不過再搭配完整蛋白質來源的牛奶,這套早餐在熱量(約370~420卡)及蛋白質攝取量上就足夠。如果選擇肉包搭配牛奶,蛋白質攝取量也沒問題。 不過,營養師趙思姿提醒說,御飯糰的鈉含量也不低,尤其患高血壓的人要注意。 營養師的建議 1.因為餡料不同,某些御飯糰的含油量也不算低,為了減少油脂攝取,建議搭配低脂牛奶或低脂優酪乳。 2.部份便利商店有賣生菜沙拉,可以買一盒,滿足早餐的蔬菜攝取量,不過沙拉醬要少放。不習慣早上吃生菜的人不必勉強,但要在中、晚餐裡設法補足。 3.雖然廠商都強調優酪乳是不加糖,但是以目前市售優酪乳的甜度來看,還是必須注意糖分及熱量的問題。 三、早餐店族: 辦公大樓林立的街道上,幾步路就能見到一家早餐店,「老闆,一份火腿蛋三明治加中杯奶茶,」在電腦公司擔任行銷企劃的陳益仁,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早餐幾乎都吃這一套。和午餐、晚餐比起來,他認為早餐有吃就好,不過是提供上午工作的體力需要,「我懶得動腦去想早餐該有什麼變化,」他坦白道。 營養師一致認為:這類早餐「油脂可能攝取太多。」早餐店或西式速食店用的漢堡肉油脂含量較高,如果自己在家做,選擇油脂較少的瘦肉,肥肉比例才能減少。 再者,不論三明治裡的火腿還是漢堡裡的肉,都是油煎,再加上煎蛋和塗上厚厚一層脂肪含量高的沙拉醬或奶油,「除非一天中的另兩餐都吃得少油、少肉,不然一天下來,油脂攝取量實在過多,」營養師趙強說。 另外,咖啡和奶茶也是另個問題。 奶茶絕對不能取代牛奶,因為奶含量很少,還添加糖分,」楊淑惠指出,她見過不少媽媽以為讓小朋友喝奶茶就等於喝牛奶,這種做法錯誤,比較理想的選擇是搭配低脂牛奶。 至於早上喝咖啡好不好?多數營養師認為這是個人習慣的問題,不一定非要將它從早餐中去掉,不過要避免空腹喝黑咖啡,容易傷胃。 營養師趙思姿則說,早上喝咖啡和茶除了能提神,對於少喝、沒有成癮的人,有刺激排便的作用,能稍微舒緩便秘情況。 營養師的建議 1.要求店家不塗沙拉醬或塗薄一點,以減少油脂攝取。 2.每天須吃3碟蔬菜(約半斤),但這類早餐蔬菜量少,所以要在中、晚餐多補充。 3.咖啡一天控制在兩杯以內,早上可以喝牛奶含量較多的拿鐵。不過,茶和咖啡最好在餐前或餐後兩小時才喝,因為會影響人體吸收鐵質,所以盡可能不要跟著餐喝。 4.這類早餐容易吃進過多油脂,一星期不宜超過三次。 5.吃西式速食店的早餐,建議不要點套餐,例如吃漢堡就不要再吃薯餅。飲料選擇小杯柳橙汁或牛奶,而不要喝糖分多、空熱量的冰紅茶、可樂。另外,這類早餐油脂多、熱量偏高(超過500卡),所以當天的午、晚餐不要再吃炸、煎、炒的食物,儘量選擇滷、煮或蒸的烹調方式。 四、燒餅油條族: 當愈來愈多人向三明治、漢堡等西式早餐靠攏時,在雜誌社任職編輯的張儀文還是獨鍾傳統的燒餅、油條配豆漿。 小時候她常吃油條,「看小小一條麵團變成長長一根油條,很有趣!」長大後覺得油條用炸的,太油了、不健康,所以選擇燒餅或飯糰當早餐。 不過,燒餅的含油量真的比油條少?營養師可不這麼認為。 「看不見的油脂是最可怕的,」營養師趙強加重語氣說,豆漿店賣的燒餅、油條、蛋餅、蘿蔔糕、煎餃等,都有油脂偏高的問題。不過像油條、蛋餅這些表面上看得見油的,大家吃的時候會有警覺,但是一般人常上了燒餅的當,以為燒餅用烤的,表面不泛油光,熱量及油脂一定比較少,但事實並不一定如此。 「燒餅之所以吃起來香酥可口,全是因為製作時加了很多油,」楊淑惠點出重點。一個燒餅的熱量大是230~250卡,其中約25%的熱量來自於脂肪,再加上豆漿也屬於中脂性食品,這種組合的油脂量實在偏高。 楊淑惠認為,燒餅、油條搭配豆漿的吃法,蛋白質品質還算可以,豆漿中有豐富的離胺酸,但缺乏甲硫胺酸,而燒餅、油條正好相反,缺乏離胺酸但有豐富的甲硫胺酸,兩者能互補。不過,油脂過多,讓多數營養師對這類早餐評價低。 至於飯糰的熱量和油脂量更是嚇人,主要問題出在裡面包的油條、肉鬆等,也都含有偏高的油脂。一個中型飯糰熱量高達550卡以上,來自於脂肪的熱量大約佔總熱量的47%左右,如果搭配一杯豆漿或牛奶,總熱量就超過700卡,比較適合重勞力工作者偶爾吃。 營養師的建議 1.這類型早餐的熱量高、油脂高,最好少吃,一星期不宜超過一次,而且當天的午、晚餐必須儘量清淡,不要再吃炸、煎、炒的食物。 2.這類早餐一樣缺乏蔬菜,所以在另兩餐要多補充。水果則視個人習慣,可以吃一份,或者早上不吃,中午、下午各吃一份。 3.外賣的豆漿大都放太多糖,所以建議買未加糖的清漿,然後自己再酌量放糖。 4.吃燒餅或油條時,建議搭配豆漿而不要搭配米漿,因為米漿仍是米製品,和燒餅、油條一樣缺乏離胺酸,蛋白質品質比較差。 5.燒餅上灑的芝麻通常無法被我們咬細,吞下肚以後,芝麻沾黏在胃壁上,容易造成部份人的胃疼痛,甚至可能造成胃發炎,吃的時候請小心。 五、清粥小菜族: 清粥小菜族以老年人居多。 這類早餐比較沒有油脂太高的問題,不過營養師認為,配稀飯的醬菜、豆腐乳營養值低,而且太鹹,鈉含量太高。另外,加工食品可能會添加防腐劑,常吃容易傷害肝、腎。楊淑惠也指出,有些老年人或早素者只吃稀飯配醬菜、豆腐乳,缺乏蛋白質,不是理想的吃法。 營養師的建議 1.一碗略稠的稀飯,大約只是半碗乾飯的量,所以建議一餐吃2~3碗,不然很容易不到中午就感覺餓。 2.吃稀飯時可以搭配一顆荷包蛋或是一份瘦肉,素食者則選擇吃一塊豆腐或豆乾、素雞等豆類製品,攝取蛋白質,至於豆腐乳和醬菜要儘量少吃。另外加盤炒青菜,這套早餐就很均衡,而且蔬菜中的鉀,能幫助身體把鈉排出體外。 3.學生或上班族如果買早餐車的鹹粥,這類粥品的肉類含量不多,而且飯量比較稀,胃排空時間短,容易覺得餓。建議可以加顆茶葉蛋或喝瓶牛奶,增加蛋白質攝取量。 4.每天宜攝取水果2份(1份大約為棒球大小或一平碗),所以早餐可依個人習慣,吃1份水果,但不建議喝果汁,熱量太高。 六、素食早餐: 早餐量多豐富 早餐對董氏基金會陳淑麗來說,是最重要的一餐,也是喚她從睡夢中清醒的起床號。 「每天早上睜開眼,一想到等會兒有什麼東西可以吃,就會很高興地下床,而且從小我就有好習慣,起床後一定要吃東西,所以早餐我一定會吃的,」她笑著說出早餐是讓她不會賴床的誘因。 剛開始吃奶蛋素的時候,朋友教她用酵母粉、黑芝麻粉、奶粉、杏仁粉、薏仁粉、糙米粉、葡萄乾等,加在一起沖成一碗稠稠的粥當早餐,後來聽別人說,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是銀,晚上吃是銅,所以又把水果加入早餐的菜單裡。 另外,一瓶優酪乳、加些生菜、煮顆蛋、烤兩片全麥吐司。 「有時候我早餐的份量,像要給十個人吃的,」陳淑麗說自己從小食量就大,早餐自然要量多又豐富。 她覺得要快速準備早餐其實不難,只要懂得利用片段的時間。 起床後,先把蛋放進水裡煮,把麵包送進烤箱,等到梳洗完了,這兩樣東西就可以吃了,一點不費事。她甚至會在睡覺前先大致想一下明天早上家裡有什麼可以吃、可以按什麼順序弄,隔天一早起來就照做。 「閒的時候你當然可以慢慢弄,甚至布置個氣氛好的餐桌,把食物排得美美的,然後優雅地吃著早餐,」陳淑麗邊說邊揮手比劃著。 陳淑麗說,通常早餐吃得多,到了中午其實不太餓。午餐比較有機會外食,如果上素食自助餐店,會以五榖雜糧飯搭配多種青菜,然後記著吃一塊豆腐。當然有時候沒得選擇,中午只吃一碗陽春麵時,晚餐一定會補上一大盤燙青菜。 陳淑麗對營養均衡的飲食搭配很有心得,不過因為不耐餓,食量太大,卻讓她感到困擾。所以新的一年,她為自己訂下的健康計劃就是控制食量。「我要不斷告訴自己,每一餐吃到七分飽就要離開了,」陳淑麗說,要努力讓自己吃得更健康。 營養師的建議 1.整體來看,陳小姐的早餐種類豐富而且均衡。不過建議五榖雜糧粥、水煮蛋、優酪乳三者不要同一餐吃,蛋白質的攝取有些超量。如果是4瓢五榖雜糧粉泡成一碗粥(約2份主食量),再加上兩片全麥吐司,蛋白質及熱量的需求已經足夠。 2.五榖雜糧粉中,包含豆類和穀類,蛋白質可以取得平衡。另外,這些榖粉的來源是取自植物種子,蛋白質的品質是植物蛋白質中最精華的,酵母粉又是維生素B群的良好來源,這種吃法是素食者不錯的選擇。 3.如果是不吃蛋,甚至不喝牛奶的完全素食者,建議增加核果類的攝取量,或以豆類補充蛋白質。例如吃全麥麵包或含杏仁、核桃等核果類的雜糧麵包,蛋白質來源比較豐富,而且豆類和榖類的蛋白質可以互補。 不過核果類屬於高油脂食物,必須注意油脂的總攝取量,其他兩餐避免再吃煎、炸的食物。 4.關於食量太大的問題,如果陳小姐活動量大,每餐吃2~3份主食(1~1.5碗飯),注意不要攝取太多油脂,應該沒有問題。三餐定時定量,最重要的是餐和餐之間避免吃零食,更不要吃宵夜。 (審稿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楊淑惠)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5173#sthash.ZPECStJ0.dpuf

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如何讓老街有其脈絡特色

社會的發展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這種動態的變化過程,如要追溯其中的脈絡,還真是令人感到無比弔詭,往往當下看似是一個錯誤無比的政策,政府失能,產業失調,但回過身來,卻反而成為孕育下一個新時代發展的契機,尤其當時代越來越多元,對於成功的定義產生了全所未有的軸轉,百花齊放萬家爭鳴的年代,也是滋養下一個新典範的始點……過去年代,如果你居住在鄉下,「離鄉背井」似乎是一種「功成名就」的象徵,似乎唯有那些書唸得不多,且不太有上進心的小孩,才會安分守己的留在家鄉,也許繼承家業,也許做個小生意,也許找一份安穩的公職,尋求一份平穩的生活安頓,而這樣的小鎮故事,在過去數十年不間斷在各地上演,尤其當都市消費型休閒發展到一個瓶頸,隨著人性返璞歸真的牽引,找個假日,投入大自然環抱,似乎成為現代人忙碌生活中的救贖,當到「農村住一晚」的下鄉行程逐漸蔚為一股風尚,曾經被拋棄般的小鎮,因為遊客蜂擁而至,似乎感覺重燃一線生機。這時,嗅覺靈敏的商人,也看到這個發展趨勢,因此各式各樣的對應需求,也就順勢進入全 台各地老街,從吃的,玩的到用的,外地商人看重的是這些旅客的消費力,在考量現實利益下,是不是與在地有連結,那原本就不在其所考慮之範疇,因此當我們能輕易在淡水老街買到三峽金牛角,在三峽老街買得到大溪豆干,在九份山城買得埔里甘蔗汁,在南庄街道看到莫名的珍奇異獸,面對這樣的老街消費文化,我們是該慶幸其多元並稱之貼心,還是弔念其內涵空洞之缺無?但這一點,不令人感到意外,善良單純的在地人,有時反而是成就此現象的幫兇。試問,好不容易有人願意出高價來承租,如果那塊土地早已閒置已久,在商言商,難道你會輕易拒絕?其次,當過去的教育從未告訴我們這塊土地的美好,當近年來一群一群的年輕人重新肯定你的家鄉,也許重燃心中的光榮感, 但總覺得年華老去,一切時不我與?因此只能放讓老街,繼續走向一個消費的戰場,提供遠道而來消費者,解渴溫飽並滿足伴手禮購物慾望的消費行為。商人去脈絡化的操作,看似淺根,但這也是讓他們能不斷遊走全台各地,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對應而已,而服務供需雙方無意識下的協奏,也種下不久將來台灣將只剩下一條老街 的命運,這將是一條名為「台灣老街」的怪獸,雖然內涵看似充滿特色,且便利性十足,因為只要花上幾分鐘,就可採購全台各地重要農產品及伴手禮,這樣去脈絡的做法,其實跟位於都市區裡的百貨公司超市美食街沒什麼兩樣。而這是我們要的老街嗎?難道好不容易下鄉,卻只能享受到這樣淺根的品質?
當然從過去至今,也有許多在地有志之士,期盼透過不同形式的投入,打算推廣在地文化的美好,但在發展過程中都面臨到一個問題,就是所提供的內容似乎得不到旅人的共鳴,尤其當內容無法與商業行為彼此連結,這樣的服務,似乎就缺乏永續性與誘因,最後只能單純依靠外力資源來維持,惡性循環之下,品質也就無法得到市場與消費者的認同。而在這幾年,一股青年下鄉的風潮吹動台灣的年輕世代,不願屈服於資方22K束縛的這群青年人,願意挑戰社會,家族加諸於其身的框架與期待,勇敢跳脫制式的求職階梯圖,隨著自我本心的牽引,投入多樣性的理想戰場,在大公司不再是唯一的選擇下, 選擇加入新創團隊,新媒體等微型企業,最大理由是,他們希望能找回工作的熱情與投入的理由。除了城市的工作外,也有一群年輕人,選擇了一條更為寬廣的道 路,他們進入了農村,進入了山野裡,期盼能透過草根式的投入,為這些老朽已矣的土地,注入一泉活水,無論在三峽,在竹山,在坪林,在彰化,還是南庄,都有這樣一顆顆的星星之火,點燃熱情,期盼用使命感,引領下一波的老街革命。
而在老街中樹立起的「風格店」,就是他們想要深耕與改變的實踐場,期盼透過這樣「點」的投入,能漸漸帶動一種漣漪作用,感召街區一同串起一個體驗「線」,最後感到整個聚落,讓老街能呈現在地文化最原汁原味的一「面」。而這樣的風格店裡,到底販賣著什麼,是要提供遠道遊客一個解渴與充飢的落腳地, 還是希望透過這個空間場域,能提供滿滿的再度文化元素與優質的體驗,答案必然是後者,相對於尋常老街市集中常見的服務內容,這樣的風格店所要表現的是一個呈現在地文化美好面的想像,誰說在地文化一定是如此庸俗不堪,伴手禮一定是一包40,三包100的定價模式,透過精緻的模式,讓遠道的旅人能隨著店的優雅氛圍讓自己緩慢下來。畢竟下鄉就是期待有著不同的體驗,靜靜的享受山城的寧靜與美好,如果這樣的實驗能成功,便能翻轉台灣過往假日趕場式的掠奪旅遊模式,創造優質的旅行風格,來帶動老街的質變。這也讓我想到日本社區設計先行者山崎亮先生的那句話:
不是打造出只讓一百萬人來訪一次的島嶼,而是規畫出能讓一萬人造訪一百次的島嶼。
的確,打造一個以販賣地方美好回憶,文化體驗為主體之農創風格店,有一點相當清楚,就是「這裏不賣解渴與溫飽,只給你優質體驗與美好回憶……」,只要有這樣的認知,就可以更清楚知道,我們的客人在哪裡,他們想要什麼,只要到那一步,接下來要做且該做的,就是為他們打造一個時時會想念,去了會懷念,四季都會如同候鳥般定期回來探訪的巢穴,只要有一群人能認同這樣的理念,透過口碑的擴散,相信有一天,這就會成為大家前來造訪老街的理由,而不是由一些去脈絡的伴手禮,人擠人的人造景點以及廉價物劣的紀念品填充其中;這樣的內容,只會讓更多台灣優美的風景,都流於一次性旅行的據點。
熱血青年的投入,帶入新的思維與觀念,捨棄過往搶時機一窩蜂的快狠準思維,而是願意如同稻穗般,低頭投入草根田野,唯有謙卑的向土地學習,才能從中建立自信,找到文化的根基,唯有爬梳地方的脈絡,才能體會內涵的豐美,唯有找出特色與底蘊,才能真正感動人,提供獨一無二的真實體驗。期盼,台灣山中的風格店,都能獨善其身的據守在地,堅守各自對於品質與內容的驕傲,面對過往劣質的消費文化,這的確是辛苦的一戰,但也是台灣各鄉鎮要力求翻 轉的契機,期待這一波的文藝復興,唯有從最有文化底蘊的地方,一步一步包圍中央,這樣台灣的地方產業發展,才能從中找到希望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茄子手做麻糬

茄子料理愛的人就很愛,不喜歡的人就嫌口感軟爛、顏色奇怪。台中恆悅美學牙醫蔡雅藍牙醫師指出,別因外觀就不愛吃,因為茄子超營養,有「4大好處」,竟能防癌、防失智。蔡雅藍在臉書粉專「你的好閨蜜 蔡雅藍醫師|恆悅美學牙醫 台中西區南區 西屯南屯 矯正 美白 假牙 植牙推薦」發文點出,茄子的「4大好處」如下:

抗氧化防失智:茄子含大量的抗氧化物。抗氧化物能夠對抗自由基對人體的破壞,幫助減緩老化和降低各種疾病的風險,其中茄黃酮苷除了提供茄子鮮豔的紫色外表,更擁有強大的抗氧化性質,能幫助保護腦細胞、預防老化導致的記憶喪失和認知退化。

防黃斑部病變:茄子含有葉黃素,拜其強大的抗氧化能力所賜,葉黃素能抑制自由基,緩和發炎反應,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危害,有助預防黃斑部病變。

降膽固醇:研究證實,茄子含有的纖維、鉀、維生素D、維生素B6、花青素都是有益心臟的營養素。

熱量低:茄子除了含有豐富營養、大量纖維,熱量也相當低,是減肥餐的要角之一。纖維有助減緩腸胃消化速度、增添飽足感,以降低整體熱量的攝取。

抗發炎防癌:茄屬植物含有一種化合物SRGs,經動物實驗發現SRGs有殺死癌細胞和降低癌症復發的功效;另外,花青素也能抑制腫瘤的血管新生、降低發炎、抑制有利癌症擴散的酶。





54歲的羅雅瀞手做麻糬,小小攤位前顧客排長龍等候。她從家庭主婦到市街擺攤有12年之久,經歷失敗到第4次才創業成功,她說,用感恩的心感謝每位曾幫助她的人,也用感恩的心為顧客製作餡料新鮮、口感厚實的麻糬。羅雅瀞12年前為了貼補家用決定創業,考慮過許多創業方式,最後決定賣自己也愛吃的麻糬。小小麻糬看起來不起眼,要做得好吃卻不容易,她失敗過3次,不是口味不對,就是攤位被店家要回去。她曾嘗試買現成餡料來包麻糬,可是太甜了,自己吃起來都感到膩,於是到處吃麻糬,品味每一種人氣麻糬的口感,也觀摩人氣店家經營方式,南投、台中、北部、東部,只要是網路上、朋友口中的人氣麻糬,她一定去「取經」,也參加高雄市社會局舉辦的婦女經濟培力方案,聽取專家輔導建議。羅雅瀞從製作麻糬皮的圓糯米、紅豆餡料的紅豆品種和炊煮方式研究改良,一試再試,靠自己蒸煮精選大紅豆、圓糯米,不管到那裡擺攤,總是很快賣完。有一次,家人幫忙蒸煮圓糯米,她觸摸蒸好的糯米糰,覺得不對勁,檢查出米店新送的圓糯米有攙碎米,即把整鍋糯米糰丟掉重新買米蒸煮。因對品質的要求高,她到購物中心賣場試賣,高層主管吃到她現場製作的紅豆麻糬,立即邀她進駐超市賣場,她以現做麻糬、草莓大福擄獲顧客的心。「麻糬雖是小小食品,要做得好吃,一點也不能馬虎」,羅雅瀞期許自己繼續學習,要為顧客製作更多口味的麻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