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 星期四

農業貢獻神農獎


農委會第二屆永續善農獎成績揭曉,嘉義縣太保市現場操作組10位入圍者佔2位成大贏家,「幾多甸農場」青農吳世彥榮獲前3名;退休國小校長李榮善、吳珠羽夫妻經營「夫子自然農園」入圍,縣長翁章梁上午前往吳世彥住家貼紅紙慶賀。

農委會為降低化學農藥風險,鼓勵農友投入有害生物綜合防治,選拔表揚「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簡稱IPM)」具體貢獻者,吳世彥8年前從海巡署退役返鄉繼承家業,改變「噴農藥當吃補」觀念,在自家番茄園導入IPM模式,做好預防、監測、改善農具,利用天敵等自然工具減少施用化學農藥。

李榮善與吳珠羽夫妻導入IPM技術,以友善農業栽培紅龍果,用天然方式管理病蟲害,草生栽培,人工除草,增進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排水與通氣性,緩和土壤酸化並活化土壤微生物,促進微量元素吸收,適量合理化施肥,產品通過產銷履歷驗證,保護土地。

台灣農場經營協會第22屆金營獎完成評鑑,民雄鄉星農場、中埔鄉啟榮農場,分別榮獲「金營獎」及「友善睦鄰農業獎」,農業處長許彰敏上午代表縣長祝賀。

啟榮農場場主羅堃榮投入黑木耳栽培30多年,為讓消費者吃得安心健康,減少對環境汙染,以有機方式種植,生產黑木耳軟中帶脆爽口,場內除販售新鮮或曬乾黑木耳,開發加工黑木耳五穀粉,方便沖泡,適合當早餐飲用。

星農場場主陳憲星曾獲神農獎,種鳳梨逾40年,早期與農試所合作種金鑽鳳梨成功推廣,人稱「金鑽鳳梨之父」;兒子陳則諭接手後,憑園藝系專業,改用節省成本、對環境友善農法,產量與品質提升,陸續開發多項鳳梨加工產品,如鳳梨果醬、果乾等拓展新興通路,未來將尋求文創產業合作轉型。






 桃園市平鎮區農民吳成富獲選今年(第32屆)十大神農獎得主,市長鄭文燦與市府團隊、市議員莊玉輝、楊家俍、平鎮農會總幹事葉思緯等人今天前往祝賀及頒獎金。

十大神農獎上個月出爐,桃園農業改良場郭坤峯場長在名單揭曉後,第一時間就和同事前往恭賀。農改場表示,平鎮區農會有機蔬菜青農吳成富整合力強、圓融、經驗傳承不藏私,以創新思維帶動智慧農業聰明管理,並以農機代工、從產地到餐桌做多角化經營,立志以台灣農業向世界發聲,擔任桃園市青農聯誼會創會長時,帶領桃園青農,成為創新整合的青農標竿。

鄭文燦今天上前往吳成富家恭賀,並致贈資材補助金15萬元,勉勵他繼續創新發展農業,成為青農典範,帶領桃園青農往前衝。

鄭文燦指出,吳成富經營沛芳綜合有機農場20年,以生產有機蔬菜為主,驗證面積達1.8公頃,農場通過有機分裝物流流通,及有機農糧作物產銷履歷驗證,讓有機農產品透過各種通路普及化,也結合溯源制度讓食材履歷透明化。他長期致力於生產技術創新,整合智慧農業及產製儲銷運作體系,推動環境教育,將溯源融入食農教育,深化地方農業。

吳成富還成立「桃園市青年農民生產合作社」,鄭文燦肯定他以農機工班培植農業人才,解決農業缺工問題,並自創、開發多元行銷通路,將新鮮的有機農產從產地直送,建立「吃在地、食當季」的飲食觀念,成功打進高端市場,為有機農業的銷售開創無限可能。吳成富從產地到餐桌多角化經營,勇於創新帶動智慧農業管理,為農業青年楷模。

鄭文燦説,桃園是北台灣最大的有機蔬菜生產供應地,目前有機作物種植面積達456公頃,其中有機蔬菜283公頃,市府推動校園天天安心食材政策供應非基改食材,每周供應3天有機蔬菜,1天產銷履歷蔬菜,大幅提升青農投入有機蔬菜的生產及耕作面積,市府將繼續支持桃園精緻農業的發展,讓桃園的農業更具品牌、競爭力。




茼蒿與茄子

 茼蒿的生育期其實並不長,但是只有在冷涼的季節才適合生長,溫暖的氣候它不會長葉子而是抽花苔,因此臺灣地區大約是在11月下旬左右進入生產季,大概要到12月中左右盛產。

因為屬於短期葉菜類,所以沒有明顯的產地區別,只要是蔬菜產區大致上都有農戶栽培,如:桃園、彰化、高雄、嘉義等主要蔬菜產區。
另一種我們俗稱日本茼蒿或山茼蒿的種類,因為相對對溫度沒有那麼敏感,所以入秋之後就可以購買到了。栽植時期:9月至翌年2月,3~8月因氣溫過高,不適宜栽培(高冷地區除外)。 收穫期間:9~11月播種,則播種後25~30日可收穫。12月~翌年2月播種,則30~50日可收穫。


現代人對於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漲,因此都會相當注重吃下肚的東西是否營養均衡,其中富含許多營養及纖維的青菜類,更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而便當店經常見到的菜色之一茄子,儘管讓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但實際上卻富含相當多的營養,更是「古代是皇上必點的長壽菜」,對人體好處可說是相當多。


香菜

 今天是2月24日,正是一年一度的「國際討厭香菜日」!別稱芫荽的香菜散發特殊香味,為台灣各種小吃配料畫龍點睛,同時卻有另一派人恨之入骨,甚至戲稱它為香料界的「佛地魔」。然而,香菜其實有著許多功效,也有業者瞄準商機,趁勢推出許多產品。

有關國際討厭香菜日的起源可追溯至2013年,當時有一群討厭香菜的人集合起來,在Facebook創立「我恨香菜」粉絲專頁,並訂定每年2月24日為國際討厭香菜日,至今已吸引超過28萬人按讚追蹤。台灣也有不少知名人士曾表達對香菜的厭惡,包含網紅視網膜、脫口秀主持人博恩、藝人邰智源等等,許多網友的態度亦是如此,「香菜=蟲味,嘔嘔嘔嘔」、「聞到會作嘔+1,根本不可能吃」、「超臭噁心死,香菜應該消失」、「我都叫它臭菜,噁爆!」、「就像嘴巴吃到肥皂水,還更噁心的感覺」。

然而,讓香菜評價兩極的原因其實出自人類本身。根據《自然科學雜誌》研究指出,人類的嗅覺基因決定香菜聞起來像是天堂還是地獄,甚至味道也與文化因素、成長背景密切關聯。此外,香菜的營養價值豐富,能防癌、預防老化,降血壓、強化肝臟,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腎功能不佳者及有服用血壓血糖藥物的人不宜過量食用。

但也有業者趁機搭上話題,突發奇想香菜相關產品,例如手搖飲料店「清水茶香」推出結合香菜、花生、豆乳、麻糬的「香菜麻糬」,或是高雄岡山冰店「禾森雪花冰」在冰上撲滿新鮮香菜,「北斗香菜生產合作社」則有香菜拌麵、香菜鳳梨酥、草莓香菜提拉米蘇等等,皆十分吸睛。



有些料理添加香菜可以增加風味,不過1次用量通常不多,買了1把常常放沒幾天就變黑,農糧署分享保存方法,如果短期內不會再用到,可以將香菜洗乾淨後,用餐巾紙擦乾,去除根部並將香菜切段,放入保鮮袋,冷凍可以存放1個月。也有內行網友表示,可以放入直立保鮮盒,加水浸泡根部放冷藏,3、4天換1次水,「放2個月還很翠綠新鮮」。

農糧署在臉書粉絲發文表示,香菜主要產地在彰化二林、溪州及雲林西螺,香菜不僅含有維生素C、B1、B2、胡蘿蔔素等營養,更在料理中扮演提香、提鮮及增色的角色。

傳統市場的香菜通常綁一大把販售,小家庭買太多吃不完,放沒幾天就變黑、變軟,農糧署教民眾3招保存技巧,第1「放冷藏」,香菜噴水後用白報紙包裹,放進塑膠袋中綁緊,冷藏可以保存3至5天。

第2「泡飲用水冷藏」,去除黃葉和根部,清洗乾淨後放入裝有飲用水的保鮮盒,3天換1次水,可保存2至3周。最後是「冷凍」,清洗擦乾後,去除根部再切段,放入保鮮袋冷凍,可保存約1個月。

貼文引發許多討論,內行網友也提供妙招,「放入直立保鮮盒,水泡到根部,冰冷藏保存,3、4天換一次水,實驗過放2個月還很脆綠新鮮」、「洗淨後放冷凍最讚,想用隨時有。」

2022年2月19日 星期六

高麗菜

 「超級蔬菜」高麗菜含有豐富營養,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一位女子因腎臟方面問題前來接受調理,定期攝取高麗菜後3個月,已明顯改善胃痛及腎功能,效果相當驚人。

江守山日前上《健康好生活》節目時分享,高麗菜的用途超乎想像,有一名36歲女子因腎功能不全前來看診,沒有蛋白尿、也沒有服用腎毒性止痛藥,甚至也沒有糖尿病等等,最後細問才得知,女子從20幾歲開始時不時就會胃痛,因此長期服用胃藥所致。

江守山指出,停藥後腎功能確實有明顯改善,後來進一步接受調理,嘗試空腹吃蜂蜜,同時搭配2天至少吃一次的高麗菜料理,持續3個月後,胃痛不再復發,追蹤至今腎臟功能也幾乎恢復了。對此,江守山認為,高麗菜對於器官的照護調理其實不下於藥物,且根據研究,對於胃的確有很好的保護效果,還有報告顯示高麗菜能夠保護心血管、預防骨鬆症、改善腸胃道問題、幫助消化,甚至可調節血糖、抑制癌症、抗老化,還有減重的效果。

江守山說明,高麗菜富含多種營養素,包括蘿蔔硫素、吲哚、木樨草素、葉黃素、芹菜素、維生素U、維生素C、維生素K、維生素A,可有效預防食道癌、大腸癌、肝癌、肺癌、乳癌、攝護腺癌。

另外,江守山透露,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像是蘿蔔、白菜、花椰菜等蔬菜,其實價格都不高,且也富含許多營養素,因此他建議癌症患者每天至少食用半碗十字花科蔬菜,以預防癌症復發。





已經務農十多年的楊國忠大哥,剛開始務農時是使用慣行農法栽種,樸質實在的楊大哥說:「以前噴農藥噴到我自己都不敢吃,這塊田是祖輩留下來的,我希望還能繼續傳承下去。」為了自己及家人的長久健康,在翰興農產號召下,加入無毒、有機的栽種行列。


 
雪翠高麗菜因脆度高、纖維細、甜度也高於其他品種,近幾年來每每豐收都成為家庭主婦的最愛。楊大哥說:「雪翠的病蟲害狀況高於其他品種,又不能噴灑農藥,田間管理格外辛苦。」看著田間即將採收的高麗菜,靦腆的楊大哥露出滿足的笑容。

 

以前從事慣行農法時,來幫忙採收的親友們,都不想把農產帶回去,自從從事有機無毒栽種,親朋好友都會主動來幫忙,也會開心的把新鮮現採的高麗菜帶回家,問楊大哥這樣會不會覺得很「虧」,楊大哥說:「不會啦,現在我和家人敢吃自己種的菜,親朋好友也喜歡我種的菜,大家都健康、平安,我就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高麗菜的四大好處】 

抗氧化:高麗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這些成分可以有效抗氧化,降低自由基的產生,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 

降低膽固醇:高麗菜中的膳食纖維可以結合膽固醇,幫助排出體外,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 

增強免疫力:除了前面提到的維生素C、高麗菜還有豐富維生素K,這些成分可以幫助增強免疫力,預防感染和疾病。 

有益泌尿系統健康:高麗菜中的維生素C不僅有助於增強免疫力,還可以幫助預防泌尿系統感染,特別是男性的攝護腺疾病。(編輯:賴禹妡)香甜可口的高麗菜許多民眾家中相當常見的菜色之一,不管是用炒的還是煮湯都相當美味,對此,有醫師也透露高麗菜超強4功效,經實驗證實還能有效抑制5種癌症,可說是好處多多。預防骨質疏鬆:

高麗菜中的維生素K和鈣,可以幫助預防骨質疏鬆,強化骨本。

豐富營養:

高麗菜富含維生素A、B、C和葉酸,還有多種微量元素。

幫助排便:

高麗菜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增加糞便體積,幫助排便順暢清宿便。

降低癌症發生率:

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經動物實驗證實,高麗菜中的吲哚 及異硫氰酸鹽能抑制「膀胱癌、乳癌、肝癌、肺癌及胃癌」。此外,陳鈺泓也分享高麗菜的3大食用技巧,第一是高麗菜加熱太久會導致營養流失,建議縮短烹煮時間;第二則是因高麗菜富含鉀離子,「腎功能不好者建議避免」;最後,高麗菜內的異硫氰酸鹽過多時,會影響甲狀腺功能,提醒甲狀腺機能低下者也要避免吃高麗菜。

2022年2月5日 星期六

年糕

每年農曆春節前是花蓮大陳新村梁家姐妹最忙碌的時候,她們從碾米、炊蒸、攪拌,再用雙手費力揉成長條狀年糕,簡單卻扎實的好味道,是大陳人和家鄉最深刻的連結,而年糕揉成的「豬頭」,更是大陳人過年祭祖不可或缺的供品。 梁家姊妹梁景錠和梁香娥,60多年前還年幼時隨父母從大陸浙江省大陳島遷居來台,落腳花蓮市大陳新村。梁景錠的公公原本就賣年糕,梁景錠與妹妹20多年前接下家業,平時在美崙市場販售,過年前更有不少旅居外地的大陳人老早就預訂,準備春節祭祖之用。 梁景錠說,大陳年糕作法相當費工,得先將蓬萊米泡2小時,磨成粉,和水炊蒸半小時後,攪拌成團,再揉成條狀,「一炊」25斤的米,要花3、4個小時製作,農曆春節前訂單多,最忙時1天用掉2、300斤的白米,每天都得起個大早趕製,再寄往台北、高雄、基隆、桃園、宜蘭等地。手工年糕實在費時耗力,年紀漸長的姊妹倆也曾想過改以機器取代,但嘗過成品覺得「味道就是不對」,多年來堅持手工製作,而且10多年來不漲價,在萬物皆漲的年代,梁家姊妹的手工年糕,8兩重才賣30元銅板價,過年特製12兩的大條年糕也只賣40元,相當「佛心」。另外也有摻黑糖的「黑糖糕」與「花糕」。

還有一款「祭祖限定」的「豬頭」,作法要將米團捏成連著兩隻豬蹄的豬頭,豬頭用刀子割成豬嘴,筷子戳出兩個圓圓的鼻孔,再把一隻蹄捏成雞頭模樣,這是因為早期島上經濟普遍不好,買不起豬、雞,乾脆自己捏,加上島民捕來的魚鮮,就成為豐富的「三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