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9日 星期五

無花果

 無花果引進台灣種植有近百年歷史,食用方法不是生食、果乾、醃漬就是煮熟,彰化縣埔鹽鄉施東榮棄工從農,6年前栽種無花果,每天採收雖供不應求,但他希望有新鮮吃法作市場區隔,今年天氣炎熱,他製作無花果冰棒,號稱水果冰棒界的「LV」,吃過的消費者都印象深刻。

無花果原產於地中海沿海、阿拉伯等地區,適應亞熱帶環境,引入台灣種植後,農民各自摸索栽培技術,全台面積不到100公頃,都小面積栽種,共同經驗是無花果「野性、怕潮濕。」種無花果的農地都要加強排水,至於結果率、結果品質就各有獨門秘方。

施東榮61歲,原本從事金屬製造加工,因脊椎受傷必須改行,張姓好友建議種植高經濟果樹無花果,他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種植,參考網路資訊和朋友知道的訊息,選擇有水蜜桃香氣的品種「波姬紅」,在枝條柔嫩期壓低橫向生長,枝條先後長出、長大和結果,施東榮戲稱可分為「祖孫三代」採收。

施東榮使用牛奶酵素等有機肥料滋養,每株無花果茁壯健康,每天都可採收均質果粒;今天他表示,夏天植物生長快,果粒長大和成熟也快,必須每天摘採,冬天氣溫低,果粒長得慢,採收的急迫性降低。

天氣炎熱,很多民眾喜歡食用水分多的水果消暑,無花果沒果汁,施東榮想出無花果打汁加入蒟蒻製成無花果冰棒,每支冰棒都有完整的無花果切片,讓消費者知道吃到貨真價實的無花果冰棒,也增加香氣和口感。

埔心鄉農會有半顆金蜜芒果製成的芒果冰棒,每支80元,號稱水果冰界的LV,埔鹽鄉施東榮的無花果冰棒每支75元,同樣榮登水果冰界的LV。中華民國農會理事、埔鹽鄉廍社區理事長施瑜銘,埔鹽鄉農會主任童淑珍,都推薦施東榮的無花果和冰棒,溪湖和埔心的消費者「近水樓台先嘗冰」,對無花果冰棒讚不絕口,認為滋味和口感領先市售冰棒。有興趣的民眾可洽詢施東榮0933-562881。

彰化縣埔鹽鄉榮鴻無花果農場使用牛奶酵素施肥,種出有機無花果。記者簡慧珍/攝影
彰化縣埔鹽鄉榮鴻無花果農場使用牛奶酵素施肥,種出有機無花果。記者簡慧珍/攝影
冰棒農會

2022年7月23日 星期六

茉莉花

 花壇鄉所種植的茉莉花面積約25公頃,為全國之冠,市面上茉莉花茶產品原料,都來自於花壇;花壇鄉農會與公所今天舉辦推廣活動,彰化縣長王惠美到場表示,農會將原本沒落的產業加值下,製作成化妝品、冰淇淋、啤酒等,為農民帶來很好的收益。

王惠美說,花壇是茉莉花的故鄉,花壇農會以茉莉花推出的產品屢屢獲獎,除了產品品質好,並將產品包裝得非常精美,日常送禮很體面。

花壇鄉農會總幹事顧碧琪長久經營茉莉花,2013年成立茉莉花花壇夢想館,研發很多產品,無毒茉莉花相關產品超過30種,並在包裝精心設計,屢獲國內外大獎,御品茉莉咖啡最近就榮獲「2021韓國K-Design Award設計大獎」,花壇農會去年還獲得有農會界奧斯卡獎營運卓越獎優等獎。

王惠美也表示,近年彰化縣力推的青農有很多入選百大青農,青農人數從一開始只有44位,增加到現在已有2300多位青農,青農運用科技種植有機農產,走向精緻農業,希望有更多年輕人投入,一起努力將彰化優質農產行銷出去。

縣府農業處表示,除了茉莉花,花壇也是全台三大竹筍產地之一,目前種植面積約122公頃,竹筍種類有綠竹筍、麻竹筍、甜龍筍三種,每年端午前夕到中秋節前後更是綠竹筍產季,是品嘗竹筍料理最佳季節。

花壇也是全台三大竹筍產地之一,目前種植面積約122公頃,農會與公所今天舉行推廣活動。記者林敬家/攝影
花壇也是全台三大竹筍產地之一,目前種植面積約122公頃,農會與公所今天舉行推廣活動。記者林敬家/攝影
農會青農

2022年7月19日 星期二

紅棗

 苗栗縣公館鄉紅棗鮮果今天評鑑,第三產銷班長黃炎迴在紅棗樹下養雞共生,種出飆高糖度32.1度,品嘗脆度項目口感接近滿分的紅棗,從26名參賽者脫穎而出,獲得特等獎「紅棗王」的頭銜。

公館鄉為全台唯一紅棗專區,種植面積80公頃,評鑑是年度盛事,參賽的紅棗必須381項農藥殘留零檢出,今年因開花期連日降雨,導致鮮果果實較小影響產量,但不影響品質,共有26名棗農參加今年評鑑。

評鑑依照紅棗鮮果果粒大小、均質程度、包裝選別、紅棗甜度,及品嘗脆度項目評比,「紅棗王」黃炎迴種出的紅棗,讓評審大為驚艷,口感接近滿分,糖度達32.1度,也是歷來罕見,此外,頭等獎范桂梅,貳等獎溫劉碧琴、吳文欽,叁等獎邱俊閔、黃永輝,優等獎劉國樑、詹益賢、朱龍政、楊松發、吳漢能、廖金煇。

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作物改良課長賴瑞聲表示,今年評鑑參賽人數相較往年較少,但紅棗外觀在顏色轉換程度上都不錯,糖度的部分比以往更高,糖度跟風味上都有表現出來。

公館鄉農會總幹事古雪雲說,紅棗7、8月盛產,不但可以直接食用,又可以加工處理,更可以作為中藥材、入菜,富含維生素C,被譽為「天然維生素C丸」,農會門市銷售1斤190元,洽詢電話037-233908。

棗、雞共生,苗栗縣公館鄉農會第三產銷班長黃炎迴(右)奪下評鑑特等獎「紅棗王」。圖/公館鄉農會提供
棗、雞共生,苗栗縣公館鄉農會第三產銷班長黃炎迴(右)奪下評鑑特等獎「紅棗王」。圖/公館鄉農會提供

百香果

 有「果汁之王」的百香果,富含維生素A、C、鎂、磷、鐵、鋅等多種營養,不管是直接食用或是做成果汁、加工產品都好吃,用途非常廣泛。

百香果從裡到外都營養

百香果滋味酸甜、香氣十足,又有豐富的營養。整體來說,百香果的維生素A效力(類胡蘿蔔素)相當高,大約是木瓜四倍。而百香果口感微酸,易讓人以為維生素C高,但其維生素C含量僅排中等,不敵橘子、柳丁、檸檬、葡萄柚等柑橘類。百香果還富含鉀、鋅等礦物質,不只算是高鉀水果,鋅含量在水果中的表現也相當不錯,排名中上。依衛生署食品成分分析,100公克百香果果肉,熱量約66大卡,在水果裡的熱量排名為中等。

百香果最多人是喝果汁,不過其實它從裡到外都營養,只喝果汁可惜了

果汁中主要色素種類為類胡蘿蔔素,富含蛋白質、類黃酮素、礦物質及維生素A、B、C 等營養成分。

.大家最常食用的百香果黃色部位稱為「假種皮」,富含維生素A、C、鎂、磷、鐵、鋅等。

.較少人會吃的白色中果皮含抗氧化物質。

.裡面的小黑籽則富含膳食纖維,是香蕉3倍多,也是泰國芭樂的2倍。

<br />圖表來源/《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圖表來源/《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如何挑選百香果?

選購百香果時,以果皮著色完整呈深紅或紫紅色,果粒飽滿豐圓,果皮平整無皺縮、無腐爛發霉且清潔乾淨,果實輕搖時果肉無晃動、無水聲,有重量感者為佳!挑選謹記2原則:

1.挑重的:愈沉重飽滿,果汁含量愈多

2.買回家後先別冰,避免低溫使風味變酸。

吃百香果小訣竅 果汁不流失

許多人吃百香果時,可能都有一個困擾,就是一剖開後,珍貴的湯汁就流掉一大半了。《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教大家一個小訣竅,從上方1/4處下刀切下,再以湯匙挖取,可避免果汁四溢。

百香果適合食用及慎食族群

適合食用族群

1.含鉀離子高,具利水利尿作用,很適合高血壓的人食用。

2.膳食纖維豐富,幫助排便順暢又助消化,對肥胖的人來說,有飽足感,可以幫助減重。

3.含鐵量充足,吃素的人可食用補充鐵質。

慎食族群

1.百香果因鉀含量較高,腎臟病患要避免食用。

2.對酸較敏感的胃腸不佳者,也要適量食用。

3.糖尿病患:建議攝取量與腎臟病患相同。百香果微酸的口感,易讓人誤以為糖分不高;但食用過量,可是會影響血糖穩定。

【資料來源】





百香果含豐富營養成分,且除了可以單獨食用外,搭配許多料理也都有加分效果,而適逢夏天氣炎熱,近日也有老饕分享百香果的「特殊吃法」,相當清爽消暑,其餘網友看完後也紛紛亮起雙眼,直呼「好想試試」、「感覺不錯」。

▲老饕分享百香果的「特殊吃法」,相當清爽消暑,其餘網友看完後也紛紛亮起雙眼,直呼「好想試試」。(圖/翻攝自爆廢公社)
© 由 NOWnews 提供▲老饕分享百香果的「特殊吃法」,相當清爽消暑,其餘網友看完後也紛紛亮起雙眼,直呼「好想試試」。(圖/翻攝自爆廢公社)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發文,簡單寫道「天然ㄟ,懂吃喲」,只見附圖中,他將幾顆百香果先切除頭部後,直接放入冷凍庫中,再過一段時間等待內部結冰後再將外皮去掉,就可以得到最天然的「百香果冰」,原PO也補充,製作前可先視百香果甜度,加入礦泉、糖或果糖調配,口感會加分許多。

▲原PO將幾顆百香果先切除頭部後,直接放入冷凍庫中,再過一段時間等待內部結冰後再將外皮去掉,就可以得到最天然的「百香果冰」。(圖/翻攝自爆廢公社)
© 由 NOWnews 提供▲原PO將幾顆百香果先切除頭部後,直接放入冷凍庫中,再過一段時間等待內部結冰後再將外皮去掉,就可以得到最天然的「百香果冰」。(圖/翻攝自爆廢公社)

貼文一出,許多網友紛紛回應「我阿嬤在世時直接整顆凍來吃,就愛這樣吃」、「沒想過這種吃法耶,好厲害喔」、「長知識了,晚點就來試試」、「直接變一球耶,有夠想吃」、「直接冷凍真的讚,夏天極品啊」、「光看照片,我的牙齒已經感到又冰又酸了」、「任何水果放冷凍都很好吃」。

此外,也有其餘網友表示,「我會這樣冰,但會先加一點冬瓜茶,這樣配也不錯吃」、「這種方法可以加一點雪碧進去,超級加分,夏天吃超爽」、「我會加梅酒哈哈哈,原本就甜甜的,不用再調那麼多」。(編輯:張志浩)

2022年7月12日 星期二

絲瓜

 「絲」瓜嗎?我們常吃的絲瓜有哪些呢?要如何挑選與烹煮,才能讓絲瓜清脆香甜呢?上下游邀請農業改良場中研究絲瓜的專家來解密,讓你認識絲瓜也更懂得享用絲瓜。

絲瓜為何叫「絲」瓜?主要在台灣哪裡種植?

絲瓜是原產於印度的草本蔬菜,台語也以「菜瓜」稱呼,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黃圓滿推測,因台灣將絲瓜當蔬菜食用,所以稱為「菜瓜」,但是絲瓜才是正式的稱呼。至於絲瓜的絲在哪裡?黃圓滿推測是絲瓜果實老化後,比其他瓜果更容易出現纖維而命名,老化的絲瓜也就成了用以洗滌的「菜瓜布」。

絲瓜喜好溫暖的環境,台灣種植地區主要分布在中南部與澎湖。那麼在北部可以種出絲瓜嗎?「要做到經濟規模很難。」黃圓滿分析,北部不管是溫度、光照還是降雨,都不利於絲瓜生長。她解釋,絲瓜要長得好,溫度建議要 25℃以上、陽光要充足、開花結果時忌諱下雨。而北部氣候經常陰雨,加上冬季氣低溫會縮減絲瓜產季,所以北部農民較少種植絲瓜。

圓筒與稜角絲瓜個性差很大,蘋果絲瓜與蘋果有關嗎?

台灣絲瓜主要分成果實平滑的「圓筒絲瓜」與有明顯稜線的「稜角絲瓜」。高雄農業改良長旗南分場副研究員黃祥益說明,台灣本島以種植圓筒絲瓜為主,果肉較為綿密、絲瓜香味明顯,可再細分為果皮顏色淡綠而光滑的「白皮種」,和果皮顏色翠綠並且粗糙的「粗鱗種」,「不過白皮種的病蟲害比較多,現在都以粗鱗種為主。」

高雄農業改良場澎湖分場助理研究員王俊能表示,稜角絲瓜主要種植在澎湖,果實稜線明顯、顏色鮮綠,口感比較爽脆。圓筒絲瓜與稜角絲瓜除了長的不一樣,「開花時間也完全不一樣。」圓筒絲瓜開花時間大多在中午之前,農民會租蜜蜂來授粉,而稜角絲瓜在傍晚才陸續開花,蜜蜂授粉效率不好,因此仰賴人工授粉,結果率才會比較好。

至於市面上近年出現果實短小渾圓的「蘋果絲瓜」,也屬於圓筒絲瓜的一個品種。農友種苗經理梁國聖說明,蘋果絲瓜並非是蘋果與絲瓜的雜交,是因短橢圓形而得名,果肉比較緻密,所以吃起來比較紮實,烹煮時出水相對比圓筒絲瓜少,所以有些人覺得比較甜。

絲瓜秘密》為何台灣本島多圓筒絲瓜,澎湖才有稜角絲瓜?如何挑瓜不會老?果肉變黑還能吃嗎?
© 由 上下游新聞市集 提供絲瓜秘密》為何台灣本島多圓筒絲瓜,澎湖才有稜角絲瓜?如何挑瓜不會老?果肉變黑還能吃嗎?

為什麼澎湖獨愛稜角絲瓜,台灣本島卻很少見?

「澎湖的環境讓稜角絲瓜比較有優勢。」王俊能分析,澎湖的土壤酸鹼值平均 pH值介於 7到 8,年平均降雨量則不到 1000釐米,只有稜角絲瓜能在這裡長得比較好,因此澎湖農民幾乎種稜角絲瓜。

王俊能觀察,澎湖的居民和當地餐廳都特別鍾愛比較爽脆清甜的稜角絲瓜,甚至會直接沾沙拉醬生食。所以大部分的澎湖稜角絲瓜都在澎湖自產自銷,「價格至少都一斤一百以上,銷路很好所以不太會運送到本島。」

反觀台灣本島,因為稜角絲瓜的授粉難度與栽培門檻比圓筒絲瓜高,農民種植意願低落。黃祥益表示,「有聽到零星農夫因為價格想開始種,但都是個案」。

澎湖的自留種稜角絲瓜,會比較短。(圖片提供/高雄農改場)
© 由 上下游新聞市集 提供澎湖的自留種稜角絲瓜,會比較短。(圖片提供/高雄農改場)

絲瓜是夏天出產,但絲瓜花卻不喜歡曬太陽?

雖然絲瓜喜好陽光充足,「如果在夏天才種,是不會開花結果的。」黃祥益說明,絲瓜是日照長度短才會開花的「短日性」植物,台灣夏季日照長,反而不會讓絲瓜開花,所以通常絲瓜的栽培期間是在秋季到隔年春末,絲瓜從種植到開花最快約 40天,一般來說種植 2至 3個月能收取果實,從春季種植絲瓜,就能夏季採收供應市場。

種植絲瓜一定要搭棚架嗎?

「為了果實品質,農民種植絲瓜會搭棚架。」黃圓滿說明,台灣本島種植絲瓜搭棚架,能讓農民採收絲瓜比較方便,也可以讓葉片吸收到更多陽光、果實的形狀會比較直,價格會比較好。



2022年7月7日 星期四

油芒

 台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邱貴春父子,7年前栽種原民穀物台灣原生種「油芒」,原本想找回布農族傳統穀物,結果中研院研究發現油芒所含營養成分比稻米高,還有豐富的鯊魚角鯊烯成分,父子希望透過油芒能減少捕獵鯊魚,為環境貢獻一份心力。

「吃油芒、救鯊魚,沒想到挖到寶。」兒子邱曉徵說,在中研院的報告那邊,有提到油芒富含角鯊烯DHA,如果人類很需要角鯊烯的話,其實可以透過吃油芒從中攝取,就不需要從鯊魚那邊攝取,這樣我們海洋的生態可以喘息一下了。

延平鄉武陵部落布農族人邱貴春、邱曉徵父子,長年尋找布農族傳統穀物,7年前向部落耆老取得不知名的小米種子,但種植出來之後才發現,這棵植物竟然是消失已久的台灣原生種油芒。就這樣誤打誤撞,一種就是7年,從4分地到現在的6分地。

邱貴春說,油芒布農族語稱Dill,是布農族過去經常食用的穀物,1年可收成2次,和小米一樣,但日據時代族人被迫遷離中央山脈之後,從此就沒有族人再種植油芒,2019年媒體報導,中研院投入研究發現油芒因為抗旱耐鹽特性,也被譽為「超級未來食物」。

據了解,中研院研究顯示,油芒的營養成份比稻米、紅藜和麥都要高,而且還有對人體健康有幫助的「角鯊烯」。由於種油芒不需要水分,不用施肥和農藥,且看起來像雜草容易被砍除,因此,種原取得困難,目前台東區農業改良場負責保種和保育。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表示,目前保存國內10多種的油芒種籽,也陸續到部落輔導種植。而目前邱貴春父子持續復耕油芒穀物,他們也透過油芒,重新連結布農族跟土地的關係,也希望能把油芒推廣到全國原鄉部落,讓族人能夠種回自己的糧食,共同為世界環境貢獻一點心力。

中研院研究顯示,油芒的營養成份比稻米、紅藜和麥都要高,而且還有對人體健康有幫助的「角鯊烯」。記者尤聰光/攝影
中研院研究顯示,油芒的營養成份比稻米、紅藜和麥都要高,而且還有對人體健康有幫助的「角鯊烯」。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邱貴春父子,7年前栽種原民穀物台灣原生種「油芒」,原本想找回布農族傳統穀物,結果中研院研究發現油芒所含營養成分比稻米高,還有豐富的鯊魚角鯊烯成分,父子希望透過油芒能減少捕獵鯊魚,為環境貢獻一份心力。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邱貴春父子,7年前栽種原民穀物台灣原生種「油芒」,原本想找回布農族傳統穀物,結果中研院研究發現油芒所含營養成分比稻米高,還有豐富的鯊魚角鯊烯成分,父子希望透過油芒能減少捕獵鯊魚,為環境貢獻一份心力。記者尤聰光/攝影

2022年7月4日 星期一

山芹菜

 在歷經戰亂或飢荒的老一輩記憶裡,野菜可謂保命菜,走一趟田野就能為餐桌多添一兩道菜餚,如今過慣豐衣足食生活的人們,反倒不識野菜味,野菜登不上檯面,被視為該淘汰的野草。回想曾在主婦聯盟合作社的一籃菜裡看過山蘇、過貓、春菊等野菜,還真只能發楞著不知如何是好。

野菜擁有獨特香氣,現代人多半看中其食療效果,所謂醫食同源,再苦的滋味也咀嚼有勁。南投埔里農友林碧龍亦如是,三十多年前擔心母親的高血壓,聽人說山芹菜具有療效,特意跑到杉林溪購買,唯纖維略粗,只能打汁服用。

蔬菜曾是野菜

二○一四年林碧龍開始嘗試種植山芹菜,才知道這門學問大不易。山芹菜喜好陰冷氣候,月平均溫度十五至二十℃之間,適合海拔一千餘公尺以下山區、林間田地,且須雨水充足、排水良好。他位於埔里的六分農地,採行有機耕作,海拔約五百五十公尺,當時規劃一條長約五十米的菜畦種植山芹菜,九月播種,八十五天後即可收成,株長可達三十至四十公分,收成期至翌年四、五月。

山芹菜野性十足,蟲害少,對林碧龍而言應該是項簡單的任務,然而實際收成卻不如預期,太太徐惠瑱評估:「應該是太熱了,要到更高一點的山區去種,耕種還是要順應環境。」主婦聯盟合作社產品開發部專員何嘉浩建議,等待開花結果,可自行留種,這時的種子會是適合該地生長的品種,順應作物的野性,種植失敗率相對減低。

「前人吃的都是野菜,經過育種、馴化過程,才培育出能大量種植的品種,成為普遍可見的蔬菜。」何嘉浩舉例說明,原生高麗菜不會結球,經過育種後才出現結球品種,原生種的特殊營養元素也隨之消失。現在國人已習慣吃育種品種,又大又嫩,重視口感。此外,坊間流傳對野菜的誤解,諸如不食不認識的菜、野外採摘容易中毒,加上對野菜料理所知甚少,影響購買意願,也降低農友種植意願。「原生蔬菜因應氣候變遷與糧食安全」議案,強調野菜(其稱原生蔬菜)未經過度改良、可粗放栽培及非人為篩選物種的特性,挑選出二十一種原生蔬菜,其中之一為耐陰性高的山芹菜,面對空氣污染嚴重、光線遭遮蔽的都市叢林,也能適應良好。合作社長期面臨夏季缺菜問題,或能嘗試開發更多野菜種類,鼓勵並輔導農友種植,也可減少農友種植種類重疊。野菜具適應當地生態的強韌生命力,期許藉此體驗豐富的在地飲食文化,也保存生物的多樣性。

死忠兼換帖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上午前往復興區,主持拉拉山春季高山烏龍茶評鑑頒獎典禮,茶農邱鋒典勇奪特等獎、頭等獎,創連續四年特等獎「四連霸」,鄭文燦表示,經田間管理、栽培技術改進,拉拉山高山烏龍茶已成北台灣高山烏龍茶盛品。

今年拉拉山春季高山烏龍茶評鑑結果出爐,邱鋒典獲特等獎、頭等獎及金質獎,成為評鑑大贏家,茶農林嘉文獲頭等獎、銀質、優質獎,另有金質獎、銀質獎各4人及優質獎3人,由鄭文燦頒獎表揚。邱鋒典表示,他從事製茶工作已逾23年,花很多心力照顧茶園照顧和養護,獲獎代表被肯定,鼓勵他持續提升、精進自己的製茶技術。

這項頒獎典禮,由原住民女學生表演奉茶迎賓舞蹈炒熱氣氛,現場推出「下單茶品享優惠價」及復興區農特產品展示會,鄭文燦表示,拉拉山高山烏龍茶栽種面積約48公頃,年產量4.7萬台斤,三光、光華、新興部落及上巴陵地區為主,因為海拔高、排水好、日夜溫差10度以上、溼氣重,非常適合茶樹生長。

鄭文燦表示,復興區原鄉具有優質、多元農產品特色,市府近年推廣拉拉山咖啡,鼓勵許多莊園、農場種植咖啡 ,最近將舉辦北台灣咖啡評鑑大會,在復興區農會用心推廣農產品下,市政府推廣北橫旅遊,希望遊客進來復興區旅遊和購買更多的農產品。

拉拉山春季高山烏龍茶頒獎由原住民女學生表演迎賓舞炒熱氣氛。記者曾增勳/攝影
拉拉山春季高山烏龍茶頒獎由原住民女學生表演迎賓舞炒熱氣氛。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長鄭文燦(中)表揚茶農林嘉文(中右)獲拉拉山高山烏龍茶頭等獎。記者曾增勳/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