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7日 星期四

油芒

 台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邱貴春父子,7年前栽種原民穀物台灣原生種「油芒」,原本想找回布農族傳統穀物,結果中研院研究發現油芒所含營養成分比稻米高,還有豐富的鯊魚角鯊烯成分,父子希望透過油芒能減少捕獵鯊魚,為環境貢獻一份心力。

「吃油芒、救鯊魚,沒想到挖到寶。」兒子邱曉徵說,在中研院的報告那邊,有提到油芒富含角鯊烯DHA,如果人類很需要角鯊烯的話,其實可以透過吃油芒從中攝取,就不需要從鯊魚那邊攝取,這樣我們海洋的生態可以喘息一下了。

延平鄉武陵部落布農族人邱貴春、邱曉徵父子,長年尋找布農族傳統穀物,7年前向部落耆老取得不知名的小米種子,但種植出來之後才發現,這棵植物竟然是消失已久的台灣原生種油芒。就這樣誤打誤撞,一種就是7年,從4分地到現在的6分地。

邱貴春說,油芒布農族語稱Dill,是布農族過去經常食用的穀物,1年可收成2次,和小米一樣,但日據時代族人被迫遷離中央山脈之後,從此就沒有族人再種植油芒,2019年媒體報導,中研院投入研究發現油芒因為抗旱耐鹽特性,也被譽為「超級未來食物」。

據了解,中研院研究顯示,油芒的營養成份比稻米、紅藜和麥都要高,而且還有對人體健康有幫助的「角鯊烯」。由於種油芒不需要水分,不用施肥和農藥,且看起來像雜草容易被砍除,因此,種原取得困難,目前台東區農業改良場負責保種和保育。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表示,目前保存國內10多種的油芒種籽,也陸續到部落輔導種植。而目前邱貴春父子持續復耕油芒穀物,他們也透過油芒,重新連結布農族跟土地的關係,也希望能把油芒推廣到全國原鄉部落,讓族人能夠種回自己的糧食,共同為世界環境貢獻一點心力。

中研院研究顯示,油芒的營養成份比稻米、紅藜和麥都要高,而且還有對人體健康有幫助的「角鯊烯」。記者尤聰光/攝影
中研院研究顯示,油芒的營養成份比稻米、紅藜和麥都要高,而且還有對人體健康有幫助的「角鯊烯」。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邱貴春父子,7年前栽種原民穀物台灣原生種「油芒」,原本想找回布農族傳統穀物,結果中研院研究發現油芒所含營養成分比稻米高,還有豐富的鯊魚角鯊烯成分,父子希望透過油芒能減少捕獵鯊魚,為環境貢獻一份心力。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邱貴春父子,7年前栽種原民穀物台灣原生種「油芒」,原本想找回布農族傳統穀物,結果中研院研究發現油芒所含營養成分比稻米高,還有豐富的鯊魚角鯊烯成分,父子希望透過油芒能減少捕獵鯊魚,為環境貢獻一份心力。記者尤聰光/攝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